在机柜设备选择散热风扇中如何做到高效散热方案
2025-07-25(54)次浏览
在机柜设备选择散热风扇时,高效散热方案的核心是通过科学选型、合理布局及智能控制,实现 “精准散热”—— 即在满足设备散热需求的前提下,最小化能耗、噪音及成本。以下从需求评估、风扇选型、布局设计、辅助优化四个维度,详细说明具体方案:
一、精准评估散热需求:明确 “要散多少热”
高效散热的前提是量化需求,避免 “选大了浪费、选小了不够”。需重点计算两个核心参数:
1. 总散热量:确定 “必须带走多少热量”
机柜内设备(服务器、交换机、充电桩、变频器等)的功耗几乎全部转化为热量,因此总散热量可通过设备总功耗估算:
公式:总散热量 Q(W)≈ 设备总功耗 P(W)(因电气设备效率通常>90%,热量损失占比>90%)。
若需换算为风量单位(如 CFM,立方英尺 / 分钟),可通过热量与空气温差的关系推导:
1W≈3.412 BTU/h(英热单位 / 小时),而风量 CFM = 散热量(BTU/h)÷(30× 空气温差℃)。
例:总功耗 1000W(Q≈1000W≈3412 BTU/h),假设机柜进风与排风温差为 15℃,则所需风量应为:CFM = Q(BTU/h)÷(1.08×ΔT),其中 1.08 是空气比热容系数,ΔT 是进排风温差(℉)。换算为℃的话,ΔT(℃)= ΔT(℉)×5/9,因此CFM = Q(BTU/h)÷(1.08×1.8×ΔT℃)≈ Q÷(1.944×ΔT℃)。
重新计算:3412 BTU/h ÷(1.944×15℃)≈ 3412÷29.16≈117 CFM。
实际选型需留20%-30% 冗余(应对设备扩容、环境升温),因此最终风量需≥140 CFM。
2. 风阻评估:确定 “风扇需要克服多大阻力”
机柜内的设备密度、线缆布局、隔板等会形成风阻(单位:Pa),风阻越大,风扇需要的风压越高才能推动空气流通。
· 低风阻:设备稀疏、无隔板、线缆整理规范(风阻<50Pa),适合低转速风扇;
· 高风阻:设备密集、多层隔板、线缆杂乱(风阻 50-200Pa),需大风压设计的风扇
这里以东兴岳12038风扇E款与A款做对比,从下图数据中寻找两组较为接近的数据,
第一组数据蓝色方框里面,同3600RPM转速情况下风扇克服阻力风压分别为1.42与1.43mmaq(毫米水柱)风量分别为151.34和127.91cfm,风压接近的情况下风量差别较大,也就是说高风压设计的风扇在机柜内部布局克服阻力后的排风量更好
第二组数据红色方框里风压为8.86与8.85,风量为128.11与132.22,风压接近但E款风量稍微低点,不过需要注意,E款风扇是4600RPM,而A款风扇为5000RPM,这也说明高风压风扇比普通风扇克服风阻所需的转速需求有所下降,同时还涉及到噪音功耗等因素,详细可咨询东兴岳科技
二、科学选型风扇:匹配 “风量、风压、场景”
风扇的核心参数需与散热需求、机柜风阻完全匹配,关键关注以下几点:
1. 核心参数:风量与风压的 “平衡”
· 风量(CFM/m³/h):决定单位时间内能带走的空气量,需≥计算值(含冗余);
· 风压(Pa):决定风扇克服风阻的能力,需≥机柜最大风阻(通常建议风压 = 风阻 ×1.2,留冗余)。
· 注意:风量与风压成反比(同一风扇),需根据风阻选 “风压足够 + 风量达标” 的型号。
所以选型散热风扇不能只看风量,风压也很重要,通常东兴岳科技会提供风量风压曲线图
2. 风扇类型:按风阻选 “轴流” 或 “离心”
类型 | 特点 | 适用场景 |
轴流风扇/大风压低转速轴流风扇 | 风量大风压低,噪音较低 | 风阻低(<50Pa)、设备稀疏的机柜 |
离心风扇/大风压高转速轴流风扇 | 风压大风量中等,噪音稍高 | 风阻高(>50Pa)、设备密集的机柜 |
3. 尺寸选择:优先 “大尺寸、低转速”
相同风量下,大尺寸风扇(如 120mm、140mm)比小尺寸(80mm、92mm)更优:
· 大尺寸风扇在低转速下即可达到高风量,噪音更低(转速与噪音成正比关系);
· 例如:东兴岳120mm 风扇(3600rpm)风量≈139CFM,噪音≈48dB;92mm 风扇需 7000rpm 才能达到同等风量,噪音≈55dB。
三、布局设计:让气流 “高效对流”
风扇的位置和气流路径直接影响散热效率,核心原则是 “前进后出、避免回流”。
1. 气流路径:固定 “前冷后热” 的对流方向
· 采用 “前进后出”(Front-to-Back)布局:机柜前部(底部 / 面板)进冷风,后部(顶部 / 面板)风扇排风,形成 “冷空气从设备前方吸入,热空气从后方排出” 的对流路径。
· 禁止 “上下混流”(如顶部进风、底部排风):会导致热空气在机柜上部积聚,无法有效排出。
2. 风扇安装位置:“排风为主,进风为辅”
· 排风风扇:安装在机柜后部或顶部(热空气密度低,易积聚在顶部),作为主动排风动力;
· 进风风扇:仅在自然进风不足时(如机柜密封较严、进风口小),在前端底部加装,辅助吸入冷风;
· 数量计算:根据总风量需求,多个风扇组合(如 4 个 120mm 风扇)比单个大风扇更灵活,且可冗余备份(某一个故障时不影响整体)。
3. 减少内部风阻:扫清 “气流障碍”
· 线缆管理:用理线架将线缆归拢在机柜两侧或后部,避免线缆垂落在设备前方 / 中间,堵塞风道;
· 设备间距:相邻设备留≥2cm 间隙,让冷风能流过设备表面(尤其是服务器侧面的散热鳍片);
· 导流板:在机柜内部加装导流板,将热空气导向出风口(如设备顶部的热空气通过导流板引向顶部排风风扇)。
四、智能优化:让风扇 “按需工作”
通过控制方式和辅助设计,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降低能耗 + 减少噪音)。
1. 智能温控:风扇转速 “随温调节”
选择带 PWM(脉冲宽度调制)或 0-10V 调速的风扇,配合机柜内的温度传感器(如安装在后部热区):
· 低温时(如<30℃):低转速(50%),节能降噪;
· 高温时(如>40℃):高转速(100%),增强散热;
· 避免 “固定高转速”:不仅浪费电,还会因风速过高导致设备表面形成 “风阻边界层”,反而降低散热效率。
2. 冗余与防护:提升可靠性
· 冗余设计:关键机柜(如机房核心设备)采用 “N+1” 冗余风扇,即额外安装 1 个备用风扇,某一个故障时自动启动;
· 防护等级:根据环境选 IP54(防灰尘 + 防喷水)或 IP65(防低压喷水)的风扇,避免灰尘、水汽进入风扇内部(灰尘会堵塞扇叶,导致风量下降 30% 以上)。
3. 机柜密封性:减少 “漏风损耗”
· 进风口 / 出风口面积匹配:进风口总面积≥出风口总面积(通常 1.2 倍),避免 “进风不足”(即使风扇风量够,进不来风也无用);
· 密封缝隙:机柜面板的缝隙用密封胶条封堵,防止冷风未经过设备直接从缝隙漏出(“短路” 气流)。
总结:高效散热方案的核心步骤
1. 计算总散热量→确定所需风量(含冗余);
2. 评估机柜风阻→选轴流 / 离心风扇(优先大尺寸);
3. 设计 “前进后出” 布局→安装排风风扇(按需加进风风扇);
4. 优化内部风阻(理线 + 间距 + 导流板);
5. 搭配智能温控 + 冗余设计→实现 “高效 + 可靠”。
通过以上步骤,可确保机柜内设备温度稳定在 30-40℃(电子设备最佳工作温度),同时降低风扇能耗 30% 以上,噪音降低 20dB 以上。更多设备散热风扇选型可咨询我们,本选型指南适用于任何柜体设备,如储能柜、变频柜、电柜、配电柜、变流柜、充电桩以及电力机房
最新资讯
-
散热风扇厂家:散热风扇叶片设计优化的一些方法
散热风扇叶片的设计优化是提高其效率、降低噪音和延长使用寿命的...
-
电源散热风扇的选择与应用:东兴岳科技为您保驾护航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电源散热风扇虽小,却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
散热风扇生产厂家:确保高效散热与稳定性能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领域,电子设备的高效散热已经成为保证其稳...
-
散热风扇在灯光设备中的应用解决方案
随着LED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灯光设备如汽车灯光、舞台灯光、...
0755-29555842
联系电话:18924583791
公司传真:0755-29555832
公司邮箱:sales@dxymotors.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街道部九窝龙军工业区A18栋二层 | 供应商热线:0755-29555842-804